健康咨詢描述:
目前一般情況:由于鼻炎,經常頭疼。
以往的診斷和治療經過及效果:穿針療一次,微波治療一次,鼻竇炎手術一次,未徹底,經常難受。
輔助檢查:伴有耳鳴(手術后才山岀現(xiàn)),查過一次,未有結果。
其它:是否有好的治療方法?
您好,鼻炎可采取綜合治療的方法: (1)避免與變應原接觸對已明確的變應原,應盡可能脫離接觸?;ǚ郯Y患者,在花粉播散期應減少戶外活動,常年性鼻炎者要改善居室環(huán)境,斷養(yǎng)貓狗、花鳥、撤換地毯、羽毛褥墊,室內通風及減少灰塵等措施皆有裨益。另外在飲食方面要避免過食生冷、油膩、魚蝦等葷腥之物。 (2)西藥治療 ①季節(jié)性變應性鼻炎的藥物治療此型鼻炎發(fā)病時間較固定,為預防用藥創(chuàng)造了機會。正確運用藥物,不僅能減輕花粉期鼻部癥狀,還可使部分病例不需很長的減敏注射便可較輕松地度過花粉期。 酮替芬每日2次,每次1mg口服。從發(fā)病前兩周開始服用至整個發(fā)病期結束。此藥既有抗組織胺現(xiàn)象,也有預防炎性介質自白細胞釋放的作用。服藥后頭兩周有嗜睡作用,以后可逐漸減輕。因此司乘人員、從事精密操作者慎用。 色甘酸鈉臨床應用的制劑為2%滴鼻液或氣霧劑,也有以粉末噴入鼻腔者。每日3次,每次每鼻孔劑量相當于2 5mg。應在發(fā)病前兩周開始應用。此藥可通過抑制Ca??2+?進入細胞、穩(wěn)定肥大細胞膜,來預防組織胺等介質釋放。 腎上腺皮質激素此藥可在不同水平上抑制鼻變態(tài)反應的癥狀。發(fā)病季節(jié)前一周肌注醋酸曲安縮松混懸注射液或于鼻內應用(氣霧劑、滴鼻劑)。鼻內應用可持續(xù)至發(fā)病期結束。常用藥丙酸倍氯米松劑量為400μg/d。一些臨床醫(yī)師常以地塞米松臨時配制。此種皮質激素經鼻吸收能力較強。 在整個發(fā)病期內,還應視具體病情酌加下列藥物: ① 抗組織胺藥對控制鼻、眼發(fā)癢、多發(fā)性噴嚏效果明顯。如撲爾敏、苯海拉明等。 ② 色甘酸鈉眼藥水花粉癥患者眼部癥狀明顯者可滴用,也可與地塞米松眼藥水交替使用。 ③ 鼻減充血劑如鼻甲組織充血性腫大,可用1%麻黃素滴鼻。為防止發(fā)生藥物性鼻炎,應間斷性或交替性給藥,或加服三磷酸腺苷納。 ②常年性變應性鼻炎的藥物治療抗組織胺藥、色甘酸鈉、腎上腺鈉、腎上腺皮質激素以及抗膽堿類藥物皆可應用。 (3)特異性免疫療法根據(jù)變應原檢查結果,用皮試陽性的變應原物質的浸液,從低濃度開始注射,逐次增加劑量和在一定時間后再增加濃度,以達到特異性減敏目的。臨床常采用常年性減敏注射、快速減敏注射、季節(jié)前減敏注射三種。 (4)外科療法鼻變態(tài)反應時副交感神經活性增高,切斷鼻腔副交感神經供給,可降低其活性。這類手術包括翼管神經切斷術、篩前神經切斷術和巖淺大神經切斷術。有顯著的近期療效。伴有鼻中隔偏曲者,可行鼻中隔矯正術。 祖國醫(yī)學對于此病的診治具有獨到的經驗和特色。本病的發(fā)病多因肺、脾、腎虛、氣虛血瘀,其表現(xiàn)在肺,但其病理變化與脾腎有一定關系。中醫(yī)稱本病為“鼻鼽”、“鼽涕”。 (1)內治① 肺虛衛(wèi)弱證:鼽嚏遇風冷易發(fā),鼻癢噴嚏,鼻塞涕清,鼻粘膜淡白,咽癢咳嗽,易罹感冒,自汗惡風;舌淡苔白,脈弱。治宜溫肺實衛(wèi),祛風散寒。方用溫肺止流丹合桂枝湯加減。藥用:紅參12g,桂枝10g,白芍12g,荊芥10g,細辛3g,訶子10g,魚腦石12g,甘草6g,生姜3g,大棗5g。鼻塞甚,加辛夷10g,白芷12g;病休時宜服玉屏風散。② 脾氣虛弱證:鼻鼽反復發(fā)作,纏綿不愈,清晨易發(fā)、鼻酸悶脹,噴嚏連連,鼻塞較重,涕稀白微粘,量多,鼻粘膜蒼白或灰白,水腫明顯,或有息肉樣變,頭重身困,倦怠乏力,納差便溏;舌淡胖有齒痕,苔白滑,脈緩弱。治宜健脾益氣,升清化濁。方用補中益氣湯合羌活勝濕湯加減。藥用:黃芪15g,白術12g,陳皮15g,升麻6g,黨參15g,羌活10g,防風1 2g,藁本10g,葛根12g,白芷12g,甘草6g。涕多,鼻粘膜水腫甚,加茯苓20g;病休時宜服用補中益氣丸。③ 腎督陽虛證:鼻鼽經年不愈,反復發(fā)作,冬季尤甚。鼻內冷楚,癢嚏不已,清涕如水,量多不止,鼻粘膜蒼白水腫,多有息肉樣變,形寒怕冷,腰膝冷痛,耳鳴重聽;舌淡苔白,脈沉遲。治宜溫腎益督,散寒止鼽。方用金匱腎氣丸合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藥用:制附子 10g,桂枝10g,麻黃6g,細辛3g,茯苓20g,熟地黃15g,山藥12g,澤瀉15g,五味子12g,益智仁12g,金櫻子12g,甘草6g。鼻塞甚,加蒼耳子10g,辛夷10g;頭腦冷痛,加吳茱萸10g ;病休時宜服金匱腎氣丸。④ 氣虛血瘀證:鼽嚏屢發(fā),反復無常,遷延不愈,鼻塞涕清,鼻粘膜灰暗、淡暗或暗紅,鼻甲肥大,多有息肉樣變或息肉形成,頭痛悶脹,少氣乏力;舌淡暗,苔白,脈細澀。治宜益氣溫陽,活血化瘀。方用實衛(wèi)和榮湯加減。藥用:黃芪30g,黨參30g,白術15g,當歸15g ,白芍15g,桃仁12g,紅花10g,川芎12g,白芷12g,辛夷10g,地龍15g,桂枝6g,甘草6g 。鼻粘膜息肉樣變或形成息肉,加茯苓20g,僵蠶15g。 (2)外用藥療法:① 鼻鼽寧滴鼻(烏梅、蟬衣、防風、黃芪,水煎濃縮,滴鼻)。② 碧云散(鵝不食草、川芎、細辛、辛夷、青黛、共研細面)吹鼻或棉裹塞鼻。有鼻息肉或息肉樣變,合用硇砂散(硇砂、輕粉、凍片、雄黃,研極細面?zhèn)溆?吹、塞鼻內或息肉處。③ 蒼耳散(蒼耳子、辛夷、白芷、薄荷、麝香等研極細面煎水薰鼻)煎水熏鼻。 (3)單驗方療法①蓽茇、良姜、菖蒲、白芷、川芎、細辛各等分,布包烘熱敷囟門及前額處,每日1次。 ②黃芪30g,白術15g,防風12g,白芷15g,辛夷12g,地龍15g,蟬衣12g,烏梅12g,甘草1 0g。粉碎成面,每服6g,日3次。 (4)針灸療法①耳針療法:取鼻、內鼻、肺、脾、腎、內分泌、腎上腺、皮質下等穴,針刺或壓穴。②體針療法:取迎香、禾?FDA3?、風池、印堂、肺俞、脾俞、腎俞、足三里等穴,中弱刺激。③艾灸療法:取迎香、印堂、百會、足三里等穴,艾卷溫灸。④穴位封閉:取下鼻甲、肺俞、脾俞、腎俞、足三里等,用當歸注射液、胎盤組織液等作穴位封閉,每穴0 5ml~1ml,隔日1次。 (5)物理療法①用超短波或紅外線:電離子透入等作鼻部照射或透入治療。②冷凍療法:用液氮行下鼻甲冷凍。 綜上可見,鼻炎采用綜合治療措施可以中西醫(yī)優(yōu)勢互補,增強體質,強調治本,所以臨床多進行綜合治療。
溫馨提示:
保持個人良好衛(wèi)生習慣能減少鼻病毒感冒的傳播。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