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我想問問生理性腹瀉和病毒性腹瀉有什么區(qū)別??嬰兒拉的大便分別有什么不同嗎?對孩子身體都有那些傷害 ?怎樣預防和自治??
判斷小兒是否瀉肚子,不能單憑大便次數是否增多,還要看大便量是否增加和大便性質是否改變。僅有排便次數增多,大便依然是成形的,稱為“假性腹瀉”。有的嬰兒出生后不久就出現黃綠色的稀便,大便次數也多,但精神很好,沒有嘔吐,食欲始終很好,體重逐日增加;隨著年齡的增長,于添加輔助食品后腹瀉自然消失,這種情況稱為“生理性腹瀉”。有的生理性腹瀉的小兒,通常在攝取雞蛋或牛奶等異體蛋白質后,甚至在受到日曬、風吹或衣服的摩擦,易發(fā)生皮膚濕疹、體溫升高等現象。還有一類腹瀉是由于細菌、病毒或霉菌引起的,稱為“感染性腹瀉”?;加羞@種腹瀉的小兒多數有發(fā)熱,嘔吐不一定是主要癥狀,糞便有異常臭味,含有粘液或膿血,如不及時治療,則腹瀉會持續(xù)加重。不同病原體引起的腹瀉又各有其特點,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一年四季都可發(fā)病,但在5~8月份發(fā)病率最高。多數小兒開始時不發(fā)熱,很少嘔吐,腹瀉次數不多,轉為重型后出現發(fā)熱、嘔吐劇烈,大便次數頻繁,很快出現脫水,大便以蛋花湯樣為主,含有粘液,有腥臭味。病毒引起的腹瀉多發(fā)生在8~11月份,常同時有上呼吸道感染。大便為白色米湯樣或蛋花湯樣,有少量粘液,但無腥臭味。霉菌引起的腹瀉大便為黃色稀薄或綠色,多泡沫,有粘液,呈豆腐渣樣,平時體弱、營養(yǎng)不良或長期服用抗生素的小兒,容易發(fā)生。
溫馨提示:
給予流質或半流質的食物,如各種粥類、米湯等。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