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用中藥治療慢性膽囊炎的單方驗方,最好是能泡水喝的那種
你好,建議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1)消炎利膽茶(經(jīng)驗方) 【制備與服法】玉米須、蒲公英、茵陳各30g,加水1000ml,煎去渣,加白糖適量,溫服。每日3次,每次250ml。 【方義與功效】玉米須甘平,能利尿利膽,清熱消炎;蒲公英甘苦性平,能健胃利膽,抗菌消炎;茵陳甘苦微寒,有擴張膽管利膽清熱及促進肝細胞再生作用。此茶對膽囊炎、膽結(jié)石發(fā)熱疼痛期,有顯著療效。但必須大量飲用。 【宜忌】此方對急性黃疸型肝炎亦宜。 (2)金錢敗醬茵陳茶(經(jīng)驗方) 【制備與服法】金錢草、敗醬草、茵陳各30g,煎汁1000ml,加白糖適量溫服代茶。 【方義與功效】金錢草甘咸微寒,入肝、膽、腎、膀胱諸經(jīng),功能利膽排石,清熱解毒;敗醬草辛苦微寒,能清熱解毒化瘀消炎,配茵陳消炎利膽。此茶有排石利膽消炎作用,經(jīng)臨床多次驗證,效果良好。 【宜忌】須多服方見療效,慢性膽囊炎患者,可經(jīng)常用之。 (3)雞膽汁黃瓜藤飲(經(jīng)驗方) 【制備與服法】黃瓜藤100g,洗凈煎水100ml,新鮮雞膽1個,取汁沖服。 【方義與功效】黃瓜藤味苦性寒,能消炎抑菌;雞膽汁苦寒有清熱利膽、殺菌消炎之功效。此方對膽囊炎、膽石癥有很好療效。 【宜忌】此方大寒,對素有虛寒證患者不宜。 (4)消石散(《金匱》硝石礬石散加味) 【制備與服法】郁金粉20g,白礬粉15g,火硝粉30g,滑石粉60g,甘草粉10g,研細,混合,每服10g,大麥粥汁送下,每日3次。 【方義與功效】郁金味辛苦性寒,入肝、膽、心、肺諸經(jīng),辛開苦降,芳香透達,能行氣去瘀,清心解郁,用治膽結(jié)石取其利膽之功;白礬酸寒入膽,能清膽經(jīng)之熱,有消瘀化濁之功,對阻塞性黃疸有效;滑石甘寒,能利水滲濕清熱消炎;硝石辛苦咸,大溫,入三焦、胃與大腸,能破堅積,蕩宿垢,逐瘀通滯,雖其性大溫,但能治療火郁之疾,即《內(nèi)經(jīng)》“火郁以發(fā)之”的用意,故與大隊寒藥為伍,可減其大溫;甘草、麥粥以調(diào)和其藥性,所以絕對安全。 【宜忌】此方對因膽囊炎、膽石癥而發(fā)熱者甚有效。 (5)玉米須茵陳飲:玉米須、茵陳各30g。水煎代茶飲。 (6)黃瓜藤飲;黃瓜藤100g,雞蛋清適量。先用水煮黃瓜藤,臨熟時去滓留汁,再入雞蛋清服之。 (7)冬瓜皮湯:冬瓜皮60~90g。加水煎煮至爛熟成湯。日分2~3次服。 (8)鯉魚赤小豆陳皮粥:鯉魚一條,赤小豆120g,陳皮6g。將魚去鱗及內(nèi)臟后洗凈,放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入豆、陳皮同煮,至爛熟成粥,去魚骨。不拘時食之。 (5)~(8)方適用于急性膽囊炎,或慢性膽囊炎急性發(fā)作,或伴有黃疸、小便不利者。 (9)苡仁粥:生苡米60g,白米20~30g。先將苡米煮爛,后入米煮粥食之。 (10)萊菔子粥:萊菔子15g,白米30~50g。先將萊菔子炒后研末,再與米同煮成粥。不拘時服之。 (11)大麥粥:大麥50~100g。先將大麥磨碎如粟米大,再加入水,煮粥食之。 (12)山楂散:山楂200~500g,白糖適量。先將山楂炒焦研末,然后用白糖水送服。每次6~10g,日3次。 (9)~(12)方適用于慢性膽囊炎,或急性膽囊炎恢復(fù)期。 (13)茵陳蒿30g。煎湯,代茶飲。日1劑。 (14)玉米須60g。煎湯,代茶飲。日1劑。 (15)生山楂60g。沸水浸泡后,代茶飲。日1劑。 (16)元明粉9g,分2次沖服。 (17)赤芍100g,郁金50g,黃連15g,炒麥芽15g。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9g。每次2丸,日2次。宜在飯后服。 以上適用黃疸明顯者,或用于慢性膽囊炎緩解期及急性膽囊炎恢復(fù)期。 (18)茵陳20g,柴胡10g,龍膽草10g,山梔12g,黃芩15g。水煎服,日1劑。 (19)紅藤60g,蒲公英30g,生大黃9g(后下),厚樸9g,元明粉9g(分沖)水煎服,日1劑。 (以上適用于急性膽囊炎,或慢性膽囊炎急性發(fā)作期。 (20)白芍30g,甘草5g。水煎服,日1劑。 (21)元胡10g,川楝子10g。水煎服,日1劑。 以上適用于持續(xù)性疼痛,或疼痛反復(fù)發(fā)作,或疼痛劇烈者。 (22)土豆汁:新鮮土豆壓汁,餐前一湯匙,日3次。 (23)雞內(nèi)金粉:將雞內(nèi)金研末吞服,每次1g,日2次,溫開水送下。 (24)苦膽汁:新鮮豬苦膽1個,蜜蜂150g。取出膽汁與蜂蜜調(diào)勻后,放入鍋內(nèi)蒸30分鐘。每次2~3小勺,日2次。連服3~4劑不等。 (25)金錢草飲:金錢草15g,煎湯代茶飲,日1劑,長期飲用。 (26)核桃面:冰糖120g,香油炸核桃仁120g。共研細面,每服60g,日4次,溫開水送下。 (27)雞肫、鴨肫或鵝肫燉湯,食肉喝湯,每日1次。 (28)田螺肉斬細加水燉熱后飲食,每次用15個左右。 (29)蒲公英40g,洗凈切碎,水煎取汁去渣,與大米50~100g,冰糖適量煮粥。早晚各服1次,連服5日。 (30)梔子仁3~5g碾末,粳米50~100g。先將粳米煮熟成粥,加入梔子末稍煮即可,每日早晚各1次,連服5日。 (31)包谷蕊(即玉蜀黍之須,中藥店有售)每天30g,以水煮沸20分鐘,當茶飲用,病可減輕以至痊愈。
溫馨提示:
飲食上應(yīng)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條湯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為佳。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fēng)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jīng)驗 癥狀信息 手術(shù)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nèi)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chǎn)科 腫瘤科 康復(fù)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