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感染的表現有紅腫、疼痛、發(fā)熱、滲液、異味等。
1. 紅腫:傷口周圍組織會出現明顯的發(fā)紅、腫脹現象,這是由于炎癥刺激導致局部血管擴張、充血,使得傷口周邊皮膚呈現紅色,且范圍可能逐漸擴大,腫脹程度也會隨感染加重而增加。
2. 疼痛:感染引發(fā)炎癥反應,刺激神經末梢,產生疼痛感覺,疼痛性質多樣,可為刺痛、脹痛或跳痛,活動傷口或觸碰時疼痛往往加劇,嚴重影響患者日?;顒印?/p>
3. 發(fā)熱:感染嚴重時,細菌及其毒素進入血液循環(huán),影響人體體溫調節(jié)中樞,導致體溫升高,可能出現低熱,也可能高熱,甚至伴有寒戰(zhàn)等全身癥狀。
4. 滲液:傷口處會有液體滲出,初期可能為淡黃色清亮液體,隨著感染加重,滲出液可變?yōu)槟撔?,質地黏稠,顏色可呈黃色、黃綠色等,有時還可見膿性絮狀物。
5. 異味:由于細菌分解壞死組織等,傷口會散發(fā)出難聞氣味,氣味的濃烈程度與感染的嚴重程度及細菌種類有關,嚴重影響患者生活環(huán)境及自身心理狀態(tài)。
傷口出現感染跡象時,要保持傷口清潔干燥,避免沾水和二次損傷。日常飲食注意營養(yǎng)均衡,多攝入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促進傷口愈合。若感染癥狀持續(xù)不緩解或加重,務必及時就醫(yī),嚴格遵醫(yī)囑進行治療,切不可自行隨意處理,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