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囊腫是指膽囊壁向腔內呈息肉樣突起的一類病變的總稱,又稱隆起性病變,癥狀表現多樣,治療方式需依據具體情況選擇。
一、膽囊囊腫的癥狀:多數膽囊囊腫患者在早期可無明顯癥狀,往往是在體檢做腹部超聲等檢查時偶然發(fā)現。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右上腹隱痛或脹痛,尤其在進食油膩食物后,膽囊收縮,疼痛可能會加重。有的患者還會伴有惡心、嘔吐等消化系統癥狀,因為膽囊囊腫影響了膽汁的正常排泄,進而干擾了消化功能。若囊腫較大,壓迫周圍組織,可能導致黃疸,表現為皮膚和鞏膜發(fā)黃,同時尿液顏色加深,大便顏色變淺。
2.膽囊囊腫的治療:對于較小且無癥狀的膽囊囊腫,一般建議定期復查腹部超聲,觀察囊腫的大小、形態(tài)、數量等變化。若囊腫直徑小于 1 厘米,且無明顯癥狀,每 6 - 12 個月復查一次即可。當囊腫直徑大于 1 厘米,或引起明顯的臨床癥狀,如反復出現右上腹疼痛等,通常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方式主要有膽囊切除術,適用于囊腫較大、癥狀嚴重或懷疑有惡變傾向的情況;對于一些有保留膽囊意愿且符合條件的患者,也可選擇膽囊息肉切除術。
日常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飲食上遵循低脂、低糖、高纖維原則,避免暴飲暴食,戒煙限酒。規(guī)律作息,避免熬夜,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嚴格按照醫(yī)生要求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發(fā)現病情變化并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