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易患脫肛與身體機能下降、便秘、腹瀉、盆底肌肉松弛、長期腹壓增加等有關(guān)。
1. 身體機能下降: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身體各器官功能逐漸衰退,直腸黏膜和周圍組織的彈性減弱,固定直腸的組織松弛,無法很好地支撐直腸,使得直腸容易向下移位,進而引發(fā)脫肛。
2. 便秘:老年人胃腸蠕動功能減慢,消化能力變?nèi)酰壮霈F(xiàn)便秘問題。長期用力排便會使腹壓持續(xù)升高,對直腸產(chǎn)生較大壓力,導致直腸黏膜與肌層分離,最終引起脫肛。
3. 腹瀉:腸道感染、消化不良等因素易導致老年人腹瀉。頻繁腹瀉會使直腸受到反復刺激,削弱直腸黏膜與肌層之間的連接,增加脫肛的發(fā)生幾率。
4. 盆底肌肉松弛:老年人的盆底肌肉會逐漸萎縮、松弛,對直腸的支撐作用降低。當腹壓稍有增加時,直腸就容易脫出肛門外,形成脫肛。
5. 長期腹壓增加:慢性咳嗽、前列腺增生導致排尿困難等情況,會使老年人長期處于腹壓增加的狀態(tài)。持續(xù)的高腹壓會推動直腸向下移位,引發(fā)脫肛。
老年人日常要注意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排便和久蹲。積極治療慢性疾病,如咳嗽、前列腺增生等。適當進行提肛運動,增強盆底肌肉力量。若出現(xiàn)脫肛癥狀,應及時就醫(yī),遵醫(yī)囑接受規(guī)范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