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病是因腰椎間盤退變、損傷等導致的一系列疾病,常見癥狀多樣,防治方法也有多種。
一、腰椎病的癥狀:
1. 腰痛:這是腰椎病最常見癥狀,疼痛程度不一,可為隱痛、酸痛或刺痛,勞累、長時間站立或彎腰后加重。
2. 下肢放射痛:多由坐骨神經(jīng)受壓引起,疼痛從腰部沿臀部、大腿后側、小腿外側至足部放射,咳嗽、打噴嚏等增加腹壓動作可使疼痛加劇。
3. 下肢麻木無力:神經(jīng)受壓時間長會導致下肢感覺減退、麻木,肌肉力量減弱,影響正常行走和活動。
4. 間歇性跛行:患者行走一段距離后,會出現(xiàn)下肢疼痛、麻木、無力等癥狀,需休息片刻后才能繼續(xù)行走,隨病情進展,行走距離會逐漸縮短。
5. 大小便功能障礙:嚴重腰椎病壓迫馬尾神經(jīng)時,可出現(xiàn)大小便失禁或排便困難等癥狀。
2.腰椎病的防治:
1. 預防:保持正確坐姿和站姿,避免長時間彎腰、久坐,定時起身活動;進行適當腰部鍛煉,如游泳、小飛燕等,增強腰部肌肉力量;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受寒;搬重物時采用正確姿勢,先蹲下再搬起,避免腰部用力過猛。
2. 治療:癥狀較輕時,可通過臥床休息、熱敷、按摩、牽引等保守治療緩解癥狀;疼痛明顯時,可遵醫(yī)囑使用非甾體抗炎藥、肌肉松弛劑等藥物;保守治療無效或病情嚴重時,可能需手術治療。
日常生活中,腰椎病患者要注意腰部保護,避免腰部過度勞累和損傷。選擇合適床墊和座椅,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定期復查,根據(jù)病情調整治療方案。若出現(xiàn)癥狀加重或異常情況,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