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主要有上腹部疼痛等癥狀,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多種方式。
一、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癥狀:上腹部疼痛是主要癥狀,疼痛性質多樣,可為鈍痛、脹痛、灼痛、劇痛或饑餓樣不適感。疼痛具有節(jié)律性,胃潰瘍疼痛多在進食后半小時到一小時出現(xiàn),至下次進餐前自行緩解;十二指腸潰瘍疼痛多在空腹時發(fā)作,進食后緩解,部分患者還會出現(xiàn)夜間痛。還可能伴有反酸、噯氣、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癥狀。
2.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建議
1. 藥物治療:抑制胃酸分泌藥物如質子泵抑制劑、H?受體拮抗劑等,可減少胃酸對潰瘍面的刺激,促進潰瘍愈合;保護胃黏膜藥物如鉍劑、鋁碳酸鎂等,能在潰瘍表面形成保護膜,防止胃酸、胃蛋白酶等對潰瘍面的侵蝕;若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需進行根除治療,通常采用質子泵抑制劑、鉍劑和抗生素聯(lián)合使用。
2. 手術治療:適用于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如大量出血經內科治療無效、急性穿孔、瘢痕性幽門梗阻、胃潰瘍疑有癌變等情況。
治療期間應嚴格遵醫(yī)囑按時服藥,不可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保持規(guī)律的作息和飲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戒酒。定期復查胃鏡,了解潰瘍愈合情況,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