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手術需關注腫瘤標志物、影像學檢查、病理檢查、身體基礎指標、基因檢測等。
1. 腫瘤標志物:如 CA125、HE4 等,CA125 在多數(shù)上皮性卵巢癌中會升高,治療有效時其水平下降,復發(fā)時又會上升;HE4 對卵巢癌診斷有較高特異性,聯(lián)合 CA125 可提高診斷準確性,動態(tài)監(jiān)測其變化能輔助評估手術效果及病情進展。
2. 影像學檢查:超聲檢查可清晰顯示卵巢大小、形態(tài)、有無腫物及腫物特征,判斷與周圍組織關系;CT 能更全面觀察盆腔、腹腔臟器情況,了解腫瘤侵犯范圍、有無轉(zhuǎn)移灶;MRI 對軟組織分辨力高,有助于準確判斷腫瘤分期,為手術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依據(jù)。
3. 病理檢查:通過手術切除標本進行病理切片,明確腫瘤類型,如上皮性癌、生殖細胞腫瘤等,以及腫瘤分級,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分級越低惡性程度越高,指導后續(xù)治療。
4. 身體基礎指標:血常規(guī)了解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等情況,評估有無感染、貧血等;凝血功能指標判斷凝血狀態(tài),預防術中術后出血;肝腎功能指標反映肝臟、腎臟代謝、解毒等功能,確保身體能耐受手術。
5. 基因檢測:檢測 BRCA1、BRCA2 等基因突變情況,對于有家族遺傳傾向患者意義重大,突變陽性患者可能從靶向治療中獲益,也為家族成員患病風險評估提供依據(jù)。
卵巢癌手術后要多休息,保證充足睡眠,促進身體恢復。飲食上選擇營養(yǎng)豐富、易消化食物,增強體質(zhì)。定期復查上述指標,嚴格按照醫(yī)生安排進行后續(xù)治療,出現(xiàn)異常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