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體感染和感冒在病原體、癥狀表現(xiàn)、治療方法、傳染性、病程方面存在不同。
1. 病原體:支原體感染是由支原體這種微生物引起;感冒多數(shù)由病毒導致,如鼻病毒、冠狀病毒等。
2. 癥狀表現(xiàn):支原體感染咳嗽較為突出,多為刺激性干咳,可伴有發(fā)熱、頭痛、咽痛等;感冒主要癥狀是打噴嚏、流鼻涕、鼻塞等鼻部癥狀,也可能有咳嗽、低熱等。
3. 治療方法:支原體感染常用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治療,如阿奇霉素等;感冒一般以對癥治療為主,如使用緩解鼻塞、止咳等藥物,若為流感病毒引起可使用抗流感病毒藥物。
4. 傳染性:支原體感染通過飛沫傳播,傳染性相對較強,在人群密集場所易傳播;普通感冒傳染性相對較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傳染性較強。
5. 病程:支原體感染病程相對較長,一般2 - 3周;普通感冒病程較短,通常5 - 7天可自愈,流感可能持續(xù)1 - 2周。
日常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勤洗手、勤通風,避免前往人員密集場所。加強鍛煉,增強體質(zhì),均衡飲食,保證充足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若出現(xiàn)相關(guān)癥狀,應及時就醫(yī),明確診斷后遵醫(yī)囑規(guī)范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