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草爬子咬后可通過癥狀表現(xiàn)、血液檢查、腦脊液檢查、病毒分離、影像學檢查等判斷是否得了森林腦炎。
1. 癥狀表現(xiàn):森林腦炎發(fā)病初期會出現(xiàn)高熱、頭痛、惡心、嘔吐等類似感冒癥狀,隨著病情發(fā)展,會有頸部肌肉、肩胛肌、上肢肌肉等出現(xiàn)遲緩性癱瘓,還可能有視力減退、吞咽困難、言語障礙等神經(jīng)癥狀,部分患者會有意識障礙,如嗜睡、昏迷等。
2. 血液檢查:通過檢測血液中的特異性抗體,如IgM抗體,若在被草爬子咬后一段時間內(nèi),血液中該抗體呈陽性,對診斷森林腦炎有重要意義,同時血常規(guī)等檢查可輔助判斷身體整體狀況。
3. 腦脊液檢查:腦脊液壓力可能增高,外觀無色透明或微混,細胞數(shù)輕度增加,以淋巴細胞為主,蛋白質(zhì)輕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這些特征有助于診斷森林腦炎。
4. 病毒分離:在發(fā)病初期,可采集患者的血液、腦脊液等標本進行病毒分離培養(yǎng),若能分離出森林腦炎病毒,可確診,但該方法操作復雜且耗時較長。
5. 影像學檢查:頭顱CT或MRI等影像學檢查可幫助觀察腦部是否有病變,如腦組織的炎癥、水腫等情況,輔助診斷森林腦炎。
被草爬子咬后若懷疑感染森林腦炎,應及時就醫(yī),積極配合醫(yī)生進行相關檢查診斷。日常生活中,在草爬子易出沒地區(qū)活動時要做好防護,如穿長袖長褲、扎緊袖口褲腳等。一旦被叮咬,不可隨意搔抓,及時處理傷口,降低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