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術后發(fā)燒需檢查血常規(guī)、C反應蛋白、血培養(yǎng)、降鈣素原、胸部CT等。
1. 血常規(guī):通過對血液中的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等各類細胞的數量、形態(tài)等進行分析,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常提示細菌感染,淋巴細胞比例異常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有助于初步判斷是否存在感染及感染類型。
2. C反應蛋白:是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在感染、炎癥等情況下會迅速升高。術后發(fā)燒時檢測C反應蛋白,若其數值明顯高于正常范圍,可輔助判斷體內存在炎癥反應,且其升高程度與炎癥的嚴重程度有一定相關性。
3. 血培養(yǎng):當懷疑有敗血癥等血液感染時進行血培養(yǎng)。將患者血液接種到特定培養(yǎng)基中,在合適條件下培養(yǎng),觀察是否有細菌、真菌等病原體生長,若培養(yǎng)結果陽性,可明確病原體種類,為后續(xù)精準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據。
4. 降鈣素原:是反映細菌感染的重要指標,在嚴重細菌感染時,其水平會顯著升高,且與感染的嚴重程度和預后相關。與其他指標聯合檢測,能更準確判斷是否為細菌感染以及感染的嚴重程度。
5. 胸部CT:術后發(fā)燒可能因肺部感染等原因引起。胸部CT可以清晰顯示肺部的結構和病變情況,如是否存在肺炎、肺不張、胸腔積液等,對于明確肺部病變的性質、范圍等有重要意義。
卵巢癌術后發(fā)燒情況復雜,檢查項目需醫(yī)生綜合判斷選擇?;颊咝g后要注意休息,保持傷口清潔干燥,避免勞累,加強營養(yǎng),以促進身體恢復。若出現異常癥狀,應及時告知醫(yī)生,嚴格按照醫(yī)生的囑咐進行后續(xù)治療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