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部正中神經損傷的臨床表現有手部感覺障礙、拇指對掌功能障礙、拇指、示指捏物功能障礙、大魚際肌萎縮、手部畸形等。
1. 手部感覺障礙:正中神經負責支配手掌橈側半、橈側三個半手指掌面及其中節(jié)和遠節(jié)手指背面的皮膚感覺。損傷后,這些區(qū)域會出現感覺減退或喪失,患者常感到手部麻木、刺痛,對冷熱、觸摸等刺激的感知變得遲鈍,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中的抓握、觸摸等動作。
2. 拇指對掌功能障礙:正中神經損傷會影響到支配拇指對掌肌的神經功能,導致拇指不能與小指對掌,無法完成如拿起杯子、握住球等需要拇指對掌動作的精細操作,極大地限制了手部的功能。
3. 拇指、示指捏物功能障礙:正中神經損傷使得拇指和示指的捏取動作受到影響,捏取物品時力量不足、協調性差,難以準確地捏住小物件,如撿起硬幣、捏起線頭,降低了手部操作的靈活性和準確性。
4. 大魚際肌萎縮:長時間正中神經損傷得不到有效治療,會導致其所支配的大魚際肌因缺乏神經營養(yǎng)而逐漸萎縮。表現為大魚際部位拇指根部下方隆起處肌肉體積變小、變平,外觀上可明顯看出與正常側的差異。
5. 手部畸形:由于大魚際肌萎縮及拇指、示指的功能受限,手部會逐漸出現畸形,拇指呈猿手畸形,即拇指不能對掌,拇指、示指捏物時拇指不能對掌,呈伸直狀,與其他手指形成類似猿猴手部的形態(tài)。
出現腕部正中神經損傷后,要注意保護受傷部位,避免二次損傷。減少受傷手腕的過度活動和用力,注意休息。同時,應嚴格按照醫(yī)生的囑咐進行康復訓練、按時服藥等,定期復查,以便及時了解神經恢復情況,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