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與單純皰疹在病因、臨床表現、好發(fā)部位、病程、治療方式上存在不同。
1. 病因:帶狀皰疹由水痘 - 帶狀皰疹病毒引起,該病毒初次感染引發(fā)水痘,之后潛伏在神經節(jié),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被激活發(fā)病;單純皰疹由單純皰疹病毒引起,分為HSV - 1和HSV - 2兩種亞型,HSV - 1多引起口周等部位感染,HSV - 2常引起生殖器部位感染。
2. 臨床表現:帶狀皰疹表現為沿單側神經分布的簇集性水皰,皰壁緊張發(fā)亮,皰液澄清,外周有紅暈,常伴有明顯神經痛;單純皰疹皮損為簇集或散在的小水皰,皰液起初清亮,后可變渾濁,破潰后形成糜爛、結痂,自覺癥狀較輕,以灼熱、瘙癢為主。
3. 好發(fā)部位:帶狀皰疹好發(fā)于肋間神經、三叉神經等支配區(qū)域;單純皰疹好發(fā)于皮膚黏膜交界處,如口角、唇緣、鼻孔周圍等,生殖器皰疹則發(fā)生于生殖器及肛周皮膚黏膜。
4. 病程:帶狀皰疹病程一般2 - 3周,老年人可能3 - 4周,部分患者可能遺留神經痛;單純皰疹病程一般1 - 2周,有自限性,但易復發(fā)。
5. 治療方式:帶狀皰疹以抗病毒、止痛、營養(yǎng)神經等治療為主,常用藥物有阿昔洛韋、伐昔洛韋等,疼痛嚴重者需使用止痛藥物;單純皰疹以抗病毒治療為主,如外用阿昔洛韋軟膏等,病情嚴重者可口服抗病毒藥物。
日常需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搔抓皰疹部位,以防繼發(fā)感染。飲食上,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鮮蔬果,保證充足睡眠,適當鍛煉,增強機體免疫力。若患有相關疾病,應嚴格遵醫(yī)囑治療,按時服藥、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