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與心臟病在疾病定義、發(fā)病原因、癥狀表現(xiàn)、診斷方式、治療方法上存在不同。
1. 疾病定義:冠心病是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狹窄或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的心臟病;心臟病是心臟疾病的總稱,涵蓋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心肌病等多種類型。
2. 發(fā)病原因:冠心病主要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危險因素包括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吸煙、肥胖等;心臟病發(fā)病原因多樣,如遺傳因素、先天性發(fā)育異常、感染、自身免疫疾病、內(nèi)分泌紊亂等都可能引發(fā)不同類型心臟病。
3. 癥狀表現(xiàn):冠心病典型癥狀為發(fā)作性胸痛,多為壓榨性、悶痛或緊縮感,可放射至心前區(qū)和肩背部,疼痛一般持續(xù) 3 - 5 分鐘;心臟病癥狀因類型而異,如心悸、呼吸困難、水腫、乏力等,不同類型心臟病癥狀各有特點。
4. 診斷方式:冠心病診斷依靠心電圖、心臟超聲、冠狀動脈造影等檢查;心臟病診斷除上述部分檢查外,還需結合患者病史、家族史、癥狀特點及其他特殊檢查,如基因檢測用于診斷某些遺傳性心臟病。
5. 治療方法:冠心病治療包括生活方式干預、藥物治療如抗血小板藥、他汀類藥物等、介入治療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和外科手術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心臟病治療根據(jù)不同類型采取相應措施,如先天性心臟病多需手術矯正,心肌病以藥物治療為主,改善心臟功能。
日常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控制體重,定期體檢。若患有心臟病或冠心病,務必嚴格遵醫(yī)囑治療,按時服藥,定期復查,出現(xiàn)不適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