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病與黃熱病在病毒特性、傳播途徑、臨床表現(xiàn)、診斷方法、治療方式上存在不同。
1. 病毒特性:寨卡病毒屬于黃病毒科黃病毒屬,是單股正鏈RNA病毒;黃熱病病毒同樣屬于黃病毒科黃病毒屬,也是單股正鏈RNA病毒,但二者基因序列和抗原性有差異。
2. 傳播途徑:寨卡病毒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也可經母嬰、性接觸和輸血傳播;黃熱病主要通過感染的蚊子叮咬傳播,在非洲和南美洲部分地區(qū)存在猴 - 蚊 - 人傳播循環(huán)。
3. 臨床表現(xiàn):寨卡病毒病癥狀相對較輕,多為發(fā)熱、皮疹、關節(jié)痛、結膜炎等,少數(shù)患者病情嚴重;黃熱病臨床表現(xiàn)差異大,輕型僅有發(fā)熱、頭痛等,重型可出現(xiàn)高熱、黃疸、出血、蛋白尿等嚴重癥狀,甚至危及生命。
4. 診斷方法:寨卡病毒病主要依靠核酸檢測、血清學檢測等實驗室檢查診斷;黃熱病診斷除核酸檢測、血清學檢測外,還需結合患者流行病學史,如近期是否去過黃熱病流行地區(qū)。
5. 治療方式:寨卡病毒病目前無特效抗病毒治療藥物,主要是對癥治療緩解癥狀;黃熱病同樣無特效抗病毒藥物,以對癥支持治療為主,如高熱時給予退熱治療,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
日常需注意做好防蚊措施,如使用蚊帳、驅蚊劑,穿長袖長褲等,減少蚊蟲叮咬風險。前往寨卡病毒病或黃熱病流行地區(qū)旅行時,提前了解當?shù)匾咔榍闆r。若出現(xiàn)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yī)并告知醫(yī)生旅行史,以便準確診斷和治療,嚴格遵醫(yī)囑進行后續(xù)治療和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