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脹需要做的檢查有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內鏡檢查、其他特殊檢查等。
1. 體格檢查:醫(yī)生通過視診觀察腹部外形,是否有膨隆、腹壁靜脈曲張等;觸診檢查腹部有無壓痛、反跳痛、肌緊張,以及是否能觸及包塊等;叩診判斷腹部鼓音、濁音分布情況,了解有無腹水等;聽診腸鳴音是否正常,判斷腸道蠕動情況。
2. 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可查看白細胞、紅細胞等指標,判斷有無感染、貧血等;血生化檢查了解肝腎功能、電解質等情況,評估身體代謝和器官功能;凝血功能檢查有助于判斷凝血狀態(tài);糞便常規(guī)及潛血試驗可了解糞便性狀、有無寄生蟲、潛血等,輔助診斷腸道疾病。
3. 影像學檢查:腹部超聲能觀察肝臟、膽囊、胰腺、脾臟、雙腎等器官形態(tài)、大小、結構,判斷有無病變;腹部X線平片可觀察腸道內氣體分布、有無腸梗阻等;CT檢查能更清晰顯示腹部臟器形態(tài)、結構,對占位性病變等診斷有重要價值;MRI對軟組織分辨力高,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診斷。
4. 內鏡檢查:胃鏡可直接觀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腸內部情況,發(fā)現(xiàn)潰瘍、腫瘤等病變;結腸鏡能檢查直腸、結腸和盲腸,診斷腸道炎癥、息肉、腫瘤等;小腸鏡用于檢查小腸病變。
5. 其他特殊檢查:如胃腸動力檢查評估胃腸道蠕動功能;呼氣試驗檢測是否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
腹脹患者應注意規(guī)律飲食,避免暴飲暴食,少吃易產氣食物如豆類、洋蔥等。保持良好作息,適當運動促進胃腸蠕動。若腹脹癥狀持續(xù)不緩解或伴有腹痛、嘔吐、黑便等異常,需及時就醫(yī),嚴格遵醫(yī)囑進行檢查和治療,以便明確病因并采取針對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