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小球腎炎檢查項目包括尿常規(guī)、腎功能檢查、血常規(guī)、補體檢查、腎臟超聲等。
1.尿常規(guī):是診斷腎小球腎炎的重要初步檢查,通過檢測尿液中的紅細胞、白細胞、蛋白質、管型等成分,判斷是否存在血尿、蛋白尿等異常情況,若尿中出現大量紅細胞且形態(tài)異常,多提示腎小球源性血尿,對腎小球腎炎診斷有重要意義。
2.腎功能檢查:主要檢測血肌酐、尿素氮、尿酸等指標,了解腎臟的濾過功能。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提示腎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損傷,可輔助判斷病情嚴重程度及進展情況。
3.血常規(guī):查看血紅蛋白、白細胞、血小板等指標。部分腎小球腎炎患者可能出現貧血情況,表現為血紅蛋白降低,同時白細胞計數變化可反映是否存在感染等合并癥。
4.補體檢查:檢測血清中的補體C3、C4等成分。在一些特殊類型的腎小球腎炎中,補體水平會出現特征性變化,如急性鏈球菌感染后腎小球腎炎,發(fā)病初期補體C3常明顯下降,8周內逐漸恢復正常。
5.腎臟超聲:可觀察腎臟的大小、形態(tài)、結構等,判斷腎臟有無萎縮、增大等異常改變,對了解腎臟的大體情況及鑒別診斷有幫助,如與多囊腎等腎臟疾病相區(qū)分。
腎小球腎炎患者在檢查后,應根據醫(yī)生的診斷積極治療。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防止加重腎臟負擔。飲食上遵循低鹽、低脂、優(yōu)質低蛋白原則,控制水分攝入。同時,要嚴格按照醫(yī)囑服藥,定期復查各項指標,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促進病情穩(wěn)定和康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