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康復操常見的做法有呼吸訓練、關節(jié)活動、有氧運動、力量訓練等。
1. 呼吸訓練:采用腹式呼吸,放松身體,將一只手放在胸部,另一只手放在腹部。用鼻子慢慢吸氣,讓腹部隆起,感覺氣息充滿腹部,此時放在腹部的手會隨著腹部抬起,而放在胸部的手應盡量保持不動。然后用嘴巴慢慢呼氣,感受腹部逐漸收縮。重復此過程,每次練習 5 - 10 分鐘,可增強呼吸功能,提高氧氣攝入。
2. 關節(jié)活動:從頭部開始,緩慢轉動頸部,順時針、逆時針各轉動幾圈,活動頸椎關節(jié)。接著活動肩部,做聳肩、沉肩、繞肩動作,每個動作重復多次。再依次活動手腕、手指、髖關節(jié)、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等關節(jié),通過各個關節(jié)的屈伸、旋轉等動作,促進肢體血液循環(huán),為后續(xù)運動做準備。
3. 有氧運動:如慢走,保持適當?shù)乃俣群凸?jié)奏,步伐平穩(wěn),手臂自然擺動。也可選擇太極拳,其動作柔和緩慢,能調節(jié)呼吸與動作配合,增強心肺功能。每次有氧運動時間控制在 20 - 30 分鐘,根據(jù)自身情況逐漸增加運動強度。
4. 力量訓練:可借助彈力帶進行簡單的力量練習,如將彈力帶固定在一個穩(wěn)定的物體上,雙手握住彈力帶進行拉伸動作,鍛煉上肢力量。也可進行腿部力量訓練,如坐立位抬腿等動作,增強腿部肌肉力量,提高身體的運動能力。
進行心臟康復操時,要根據(jù)自身身體狀況適度進行,運動過程中若出現(xiàn)不適,如心慌、胸悶、呼吸困難等情況,應立即停止運動并休息。運動強度需循序漸進增加,不可急于求成。同時要保持規(guī)律的運動時間,長期堅持才能更好地達到心臟康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