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炎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飲食調整、控制血壓、減少尿蛋白、避免感染及并發(fā)癥、必要時進行腎臟替代治療等。
1.飲食調整:慢性腎炎患者需要注意飲食,以減輕腎臟負擔。應限制蛋白質的攝入,尤其是植物蛋白,如豆類及豆制品等。同時,要控制鹽的攝入量,避免水腫加重。還應保證充足的熱量供應,可適當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如米飯、面條等。常用的藥物有開同復方α-酮酸片、金水寶膠囊、百令膠囊等,需遵醫(yī)囑用藥。
2.控制血壓:高血壓是慢性腎炎常見的并發(fā)癥,控制血壓對于延緩病情進展非常重要??蛇x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類藥物,如卡托普利片、厄貝沙坦片、纈沙坦膠囊等,不僅能降低血壓,還能減少尿蛋白。但在使用過程中,需注意監(jiān)測腎功能和血鉀水平,遵醫(yī)囑用藥。
3.減少尿蛋白:根據病情可選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片、免疫抑制劑如環(huán)磷酰胺片等藥物來減少尿蛋白,緩解炎癥反應,保護腎功能。這些藥物的使用需要嚴格按照醫(yī)生的建議,根據病情調整劑量,遵醫(yī)囑用藥。
4.避免感染及并發(fā)癥:慢性腎炎患者免疫力較低,容易發(fā)生感染。應注意個人衛(wèi)生,避免感冒、腹瀉等感染性疾病。一旦發(fā)生感染,應及時治療,選用對腎臟損害小的抗生素,如青霉素V鉀片、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呋辛酯片等,遵醫(yī)囑用藥。同時,要注意防治血栓、貧血、鈣磷代謝紊亂等并發(fā)癥。
5.腎臟替代治療:如果病情進展至終末期腎衰竭,可能需要進行腎臟替代治療,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腎移植等。
慢性腎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定期復查尿常規(guī)、腎功能等指標,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