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K 和 PRK 都是常見的屈光手術方式,它們的區(qū)別一般體現在手術原理、術后恢復、疼痛程度、適用人群、術后并發(fā)癥等方面。
1.手術原理:
EK:先使用酒精松解角膜上皮,然后將其掀開,再進行準分子激光切削。
PRK:直接用準分子激光切削角膜表面上皮和前彈力層。
2.術后恢復:
EK:術后角膜上皮愈合相對較慢,視力恢復時間較長。
PRK:視力恢復相對較慢,早期可能會有較明顯的眼部不適。
3.疼痛程度:
EK:術后疼痛相對較輕。
PRK:術后疼痛較為明顯。
4.適用人群:
EK:適用于角膜較薄的患者。
PRK:適用于低中度近視、角膜較厚的患者。
5.術后并發(fā)癥:
EK:可能出現角膜上皮下霧狀混濁haze,但程度相對較輕。
PRK:haze 的發(fā)生率相對較高。
無論是 EK 還是 PRK 手術后,患者都需要注意眼部衛(wèi)生,避免揉眼,按照醫(yī)生的建議使用眼藥水,定期復查。如果出現眼部不適或視力異常,應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