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腎衰竭是一種嚴重的腎臟疾病,指腎臟功能在短時間內急劇下降,導致體內代謝廢物和多余水分不能正常排出,從而引起一系列臨床癥狀。其診斷主要依據(jù)病史、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等。治療的關鍵是及時去除病因,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防治并發(fā)癥,必要時進行腎臟替代治療。
一、急性腎衰竭的診斷
1. 病史和臨床表現(xiàn):了解患者是否有腎前性、腎性或腎后性因素,如低血壓、腎毒性藥物使用、尿路梗阻等?;颊呖赡艹霈F(xiàn)少尿或無尿、水腫、惡心、嘔吐、呼吸困難等癥狀。
2. 實驗室檢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電解質、酸堿平衡等指標的檢測。血肌酐和尿素氮迅速升高是急性腎衰竭的重要指標。
3. 影像學檢查:如超聲、CT 等,有助于發(fā)現(xiàn)尿路梗阻等腎后性因素。
2.急性腎衰竭的治療
1. 糾正可逆病因:如及時補充血容量、停止使用腎毒性藥物、解除尿路梗阻等。
2. 維持體液平衡:嚴格控制入液量,根據(jù)量出為入的原則,調整每日補液量。
3. 飲食和營養(yǎng)支持:限制蛋白質攝入,保證足夠的熱量供應。
4. 糾正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根據(jù)檢測結果,及時糾正高鉀血癥、酸中毒等。
5. 腎臟替代治療:對于病情嚴重、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可進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腎臟替代治療。
在治療急性腎衰竭時,患者應遵循醫(yī)生的建議,積極配合治療。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感染。定期進行復查,監(jiān)測腎功能等指標的變化。如出現(xiàn)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