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壓的正常范圍是60~89mmHg。
在不同時間,低壓數(shù)值會有所波動。清晨時,人體經(jīng)過一夜休息,血壓相對較低,此時低壓處于正常范圍下限附近,這是因為身體代謝活動相對緩慢,心臟負荷較小,血管阻力也較小,所以低壓較為平穩(wěn)。
隨著白天活動增加,身體代謝加快,心臟泵血增多,血管阻力也會有所變化,低壓可能會有所上升,但只要在60~89mmHg 內(nèi)都屬正常。下午時段,人體活動量和新陳代謝依然維持在一定水平,血壓也會保持在相應狀態(tài)。
到了晚上,尤其是入睡后,身體進入休息狀態(tài),代謝放緩,心臟活動減弱,低壓又會逐漸降低,接近正常范圍下限。
低壓處于正常范圍對身體健康至關(guān)重要。若低壓長期低于60mmHg,可能會導致身體各器官供血不足,引發(fā)頭暈、乏力等不適癥狀。而長期高于89mmHg,則可能增加心臟負擔,引發(fā)心血管疾病等風險。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規(guī)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睡眠,讓身體各機能正常運轉(zhuǎn)。飲食上,減少高鹽、高脂肪食物攝入,多吃蔬菜水果,適當運動,定期測量血壓,關(guān)注血壓變化,必要時遵循醫(yī)生建議進行相關(guān)檢查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