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調包括月經周期紊亂、月經量過多或過少、月經持續(xù)時間過長或過短、痛經、閉經等。
1.月經周期紊亂:月經周期不規(guī)律,提前或推后超過 7 天??赡苁怯捎趦确置谑д{、精神壓力、環(huán)境變化等因素引起。例如,長期的精神緊張、焦慮可能導致下丘腦 - 垂體 - 卵巢軸的功能失調,從而影響月經周期。
2.月經量過多或過少:月經量明顯多于或少于正常。過多可能是由于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等疾病引起;過少可能與卵巢功能減退、宮腔粘連等有關。如子宮肌瘤會使子宮腔增大,子宮內膜面積增加,導致月經量增多。
3.月經持續(xù)時間過長或過短:月經來潮時間超過 7 天為過長,少于 3 天為過短。這可能是由于黃體功能不全、子宮內膜息肉等原因導致。黃體功能不全時,孕激素分泌不足,子宮內膜不能按時完整脫落,會使月經持續(xù)時間延長。
4.痛經:月經期間或前后出現下腹部疼痛,可伴有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原發(fā)性痛經多與前列腺素合成與釋放異常有關;繼發(fā)性痛經則可能是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癥等疾病的表現。前列腺素分泌增加會引起子宮平滑肌過強收縮,血管痙攣,造成子宮缺血、缺氧狀態(tài),從而出現痛經。
5.閉經:分為原發(fā)性閉經和繼發(fā)性閉經。原發(fā)性閉經是指年齡超過 16 歲,第二性征已發(fā)育,月經還未來潮;繼發(fā)性閉經是指正常月經周期建立后,月經停止 6 個月以上,或按自身原有月經周期停止 3 個周期以上。閉經可能與下丘腦、垂體、卵巢、子宮等部位的病變有關。如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由于體內雄激素水平過高,會出現排卵障礙,導致繼發(fā)性閉經。
女性出現月經不調時,應及時就醫(yī),進行相關檢查,如性激素六項、B 超等,以明確病因,并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心情舒暢,注意保暖,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