癱瘓型脊髓灰質炎臨床表現有肢體不對稱弛緩性癱瘓、感覺正常、腱反射減弱或消失、肌肉萎縮、呼吸及吞咽困難等。
1. 肢體不對稱弛緩性癱瘓:這是癱瘓型脊髓灰質炎較為突出的表現,多為單側下肢受累,也可累及上肢等其他部位,肌肉無力呈弛緩狀態(tài),與正常肌肉緊張度不同,且兩側肢體癱瘓程度常不一致。
2. 感覺正常:患者雖然出現肢體癱瘓,但痛覺、觸覺等感覺功能依然正常,這是與一些伴有感覺障礙疾病的重要鑒別點。
3. 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患病后,相應部位的腱反射會出現明顯變化,減弱甚至消失,這反映了神經系統的損傷影響到了反射弧的正常功能。
4. 肌肉萎縮:隨著病情發(fā)展,由于肌肉長期得不到神經的有效支配和營養(yǎng),會逐漸出現萎縮現象,表現為肢體變細,肌肉力量進一步下降。
5. 呼吸及吞咽困難:當病變累及呼吸肌或支配吞咽的神經時,會出現呼吸及吞咽方面的問題,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
在日常生活中,癱瘓型脊髓灰質炎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加重身體負擔。同時,要按照醫(yī)生的囑咐進行康復訓練,通過適當的運動刺激肌肉和神經功能恢復。定期復查也很關鍵,以便醫(yī)生及時了解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盡可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