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血管瘤的介入治療通常是一種通過導管技術將藥物或其他治療材料精準輸送到血管瘤部位,以達到治療目的的方法。
介入治療借助影像設備的引導,將特制的導管經血管插入血管瘤的供血動脈。通過導管注入栓塞劑,使血管瘤的供血血管閉塞,切斷其營養(yǎng)供應,從而抑制血管瘤的生長,促使其逐漸萎縮。同時,也可通過導管注入一些具有治療作用的藥物,直接作用于血管瘤組織,干擾其異常的血管生成過程。
這種治療方式具有諸多優(yōu)勢。它屬于微創(chuàng)治療,對患兒身體的創(chuàng)傷較小,術后恢復相對較快,能減少對患兒正常生活和生長發(fā)育的影響。而且可以精準地作用于病變部位,對周圍正常組織的損傷降到最低。與傳統(tǒng)的手術切除相比,能避免一些因手術切除范圍大而帶來的風險,如出血多、影響外觀等問題。
在接受介入治療后,要注意保持患兒治療部位的清潔干燥,避免沾水以防感染。密切觀察患兒的身體狀況,包括體溫、局部有無紅腫疼痛等異常表現。飲食上盡量保證營養(yǎng)均衡,促進身體恢復。需嚴格按照醫(yī)生的囑咐定期帶患兒進行復查,以便及時了解治療效果和身體恢復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