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高是指血液中膽紅素水平超出正常范圍。膽紅素是紅細胞正常分解和代謝的產物,主要分為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正常情況下,肝臟會處理膽紅素并將其排出體外,維持血液中膽紅素在一定水平。當膽紅素生成過多、肝臟處理能力下降或膽汁排泄受阻時,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就會升高,從而出現(xiàn)黃疸高的情況。
黃疸高在臨床上表現(xiàn)為皮膚、鞏膜發(fā)黃。生理性黃疸常見于新生兒,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現(xiàn),4-6天達到高峰,7-10天逐漸消退。而病理性黃疸可由多種原因引起,比如肝臟疾病,像肝炎、肝硬化等,會影響肝臟對膽紅素的攝取、結合和排泄;膽道梗阻,如膽結石、膽管癌等,會阻礙膽汁的正常排出,導致膽紅素反流入血;還有溶血性疾病,紅細胞大量破壞,膽紅素生成急劇增加,超過肝臟的處理能力。
出現(xiàn)黃疸高的情況,要及時就醫(yī)明確病因。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規(guī)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證肝臟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來進行自我修復。飲食上,多攝入新鮮蔬果,避免食用過于油膩、辛辣和刺激性食物,減輕肝臟負擔。同時,要嚴格按照醫(y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和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