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熱感冒可按摩大椎穴、曲池穴、合谷穴、風池穴、肺俞穴等穴位。
1.大椎穴:位于人體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按摩時,可將食指和中指并攏,用指腹按壓大椎穴,力度適中,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宜,每次按摩3-5分鐘,能起到清熱解表的作用,有助于緩解風熱感冒引起的發(fā)熱等癥狀。
2.曲池穴:在肘橫紋外側(cè)端,屈肘,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用拇指指腹按揉曲池穴,頻率約每分鐘120-160次,每次按摩5-10分鐘,可疏風清熱、調(diào)和氣血,對風熱感冒導致的咽喉腫痛等有一定改善作用。
3.合谷穴:在手背,第2掌骨橈側(cè)的中點處。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guān)節(jié)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就是合谷穴。用拇指和食指相對用力捏按合谷穴,每次按摩3-5分鐘,能疏風解表、行氣活血,減輕感冒帶來的頭痛等不適。
4.風池穴:位于項部,當枕骨之下,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用雙手食指和中指分別按在兩側(cè)風池穴上,適當用力按揉,每次按摩5-10分鐘,可起到疏風清熱、醒腦開竅的功效,緩解風熱感冒引發(fā)的頭暈等癥狀。
5.肺俞穴:在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按摩時,可采用指揉法,用指腹在穴位上輕柔地旋轉(zhuǎn)按揉,每次按摩3-5分鐘,能宣肺清熱、止咳平喘,輔助改善風熱感冒的咳嗽癥狀。
在日常生活中,若出現(xiàn)風熱感冒癥狀,除了按摩穴位,還應(yīng)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讓身體得到恢復。飲食上,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多喝水。若感冒癥狀嚴重或持續(xù)不緩解,應(yīng)及時就醫(yī),遵循醫(yī)生的診斷和治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