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和土三七在來源、外觀、氣味、功效、毒性方面存在不同 。
1. 來源:三七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及根莖;土三七為菊科植物菊葉千里光或菊三七的根。
2. 外觀:三七呈類圓錐形或圓柱形,表面灰褐色或灰黃色,有斷續(xù)的縱皺紋及支根痕,頂端有莖痕,周圍有瘤狀突起;土三七形狀不規(guī)則,多為拳形或圓錐形,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有明顯的縱皺紋和橫向皮孔。
3. 氣味:三七氣微,味苦回甜;土三七氣特異,味微苦。
4. 功效:三七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撲腫痛;土三七有散瘀止血、解毒消腫功效,用于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癰腫瘡毒。
5. 毒性:三七正常使用安全性高;土三七含有吡咯里西啶類生物堿,對肝臟有較強毒性,長期或大量服用可能導(dǎo)致肝損傷。
日常使用中藥材時,務(wù)必仔細辨別三七和土三七,避免誤用。若對藥材的真?zhèn)?、質(zhì)量或使用方法存在疑問,應(yīng)及時咨詢專業(yè)的中醫(yī)師或中藥師,在其指導(dǎo)下合理用藥,確保用藥安全有效,以免損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