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可選用的中藥有細辛、白芷、花椒、玄參、骨碎補等。
1.細辛:細辛性溫,味辛,歸心、肺、腎經(jīng)。其具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等功效,對于風冷牙痛有較好療效。在古代諸多醫(yī)籍中就有記載用細辛治療牙痛,可煎湯含漱,通過其辛香走竄之性,直達病所,起到散寒止痛作用。
2.白芷:白芷性溫,味辛,歸胃、大腸、肺經(jīng)。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等作用,尤其善于治療陽明經(jīng)引起的牙痛。陽明經(jīng)循行經(jīng)過面部牙齒部位,白芷能有效驅(qū)散陽明經(jīng)的風熱或風寒之邪,緩解牙痛癥狀,常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
3.花椒:花椒性溫,味辛,歸脾、胃、腎經(jīng)。有溫中止痛、殺蟲止癢功效。牙痛時,可取適量花椒,放入口中嚼碎,讓花椒的汁液充分接觸疼痛部位,能起到麻醉止痛的效果,對于齲齒疼痛有一定緩解作用。
4.玄參:玄參性寒,味甘、苦、咸,歸肺、胃、腎經(jīng)。能清熱涼血、滋陰降火。對于陰虛火旺導致的牙痛,玄參可通過滋陰的作用,使虛火得以消退,從而減輕牙痛癥狀,常與地黃等滋陰藥物同用。
5.骨碎補:骨碎補性溫,味苦,歸肝、腎經(jīng)。有補腎強骨、續(xù)傷止痛功效。對于因腎虛導致的牙痛,骨碎補能通過補腎氣,強筋骨,改善牙齒松動、疼痛等癥狀,可內(nèi)服也可外用。
出現(xiàn)牙痛癥狀時,除了合理使用中藥緩解疼痛,日常還需注意保持口腔清潔,養(yǎng)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良好習慣。避免食用過多辛辣、生冷、過甜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牙痛。若牙痛癥狀持續(xù)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yī),遵循醫(yī)生的診斷和治療建議,不可自行盲目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