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低一般需檢查血糖測定、胰島素測定、C肽測定、糖化血紅蛋白、血酮體等項目。
1. 血糖測定:這是診斷低血糖的重要依據,通過測量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能直接判斷是否處于低血糖狀態(tài)。一般空腹血糖低于2.8mmol/L ,或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3.9mmol/L ,可考慮低血糖。常采用靜脈血漿葡萄糖測定,結果較為準確。
2. 胰島素測定:檢測血液中胰島素水平,有助于判斷低血糖的病因。若胰島素水平升高,可能是胰島素瘤等原因導致胰島素不適當分泌過多;若胰島素水平正?;蚪档?,則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引起的低血糖。
3. C肽測定:C肽與胰島素等分子分泌,可反映胰島β細胞的功能。在低血糖時測定C肽,若C肽水平升高,提示內源性胰島素分泌過多;若C肽水平不高,可能是外源性胰島素使用等原因造成。
4. 糖化血紅蛋白:可反映過去2-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了解患者近期整體血糖控制情況,對于判斷低血糖是偶然發(fā)生還是長期血糖波動異常導致有一定幫助。
5. 血酮體:在低血糖伴有酮體升高時,可能提示饑餓性低血糖等情況;若酮體正常,可能存在其他病因,輔助明確低血糖的類型。
出現低血糖情況后,要注意規(guī)律飲食,定時定量進餐,避免過度饑餓或空腹時間過長。運動前適當進食,運動強度和時間要合理安排。隨身攜帶含糖食品,如糖果、餅干等,以便在低血糖發(fā)作時及時糾正。同時,務必遵循醫(yī)生的診斷和治療建議,積極配合檢查和治療,以明確病因并有效控制低血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