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脂肪腳腫需進行的檢查有體格檢查、血液檢查、尿液檢查、影像學檢查、特殊檢查等。
1. 體格檢查:醫(yī)生通過視診觀察腳部外觀,包括腫脹程度、皮膚顏色、有無破損等;觸診了解皮膚溫度、有無壓痛、水腫的性質等,初步判斷腳腫原因,比如是否存在局部炎癥、血管病變等。
2. 血液檢查:血常規(guī)可查看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等情況,判斷有無感染、貧血等;肝腎功能檢查能了解肝臟合成蛋白及腎臟代謝功能,若白蛋白降低可能導致腳腫;凝血功能檢查有助于發(fā)現(xiàn)凝血異常,排查血栓形成風險。
3. 尿液檢查:尿常規(guī)檢測尿蛋白、尿糖、紅細胞、白細胞等指標,若尿蛋白陽性可能提示腎臟疾病,進而引起腳腫;24小時尿蛋白定量能更準確評估腎臟丟失蛋白情況。
4. 影像學檢查:下肢血管超聲可觀察下肢靜脈、動脈情況,判斷有無血栓、血管狹窄等;心臟超聲用于評估心臟結構和功能,了解是否因心功能不全導致腳腫;CT或MRI檢查能更清晰顯示腳部骨骼、軟組織等結構,排查腫瘤、創(chuàng)傷等病變。
5. 特殊檢查:如懷疑內分泌疾病,可進行甲狀腺功能檢查;懷疑風濕免疫疾病,需檢測自身抗體等。
出現(xiàn)低脂肪腳腫情況,應及時就醫(yī)檢查明確病因。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長時間站立或行走,適當抬高下肢促進血液回流。飲食上控制鹽分攝入,避免加重水腫。遵循醫(yī)生建議進行后續(xù)檢查和治療,不可自行盲目用藥或采取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