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具有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jīng)、利濕退黃等作用。
1.瀉下攻積:大黃能蕩滌腸胃,推陳致新,為治療積滯便秘之要藥。其苦寒沉降,善能泄熱,可用于實熱積滯的便秘癥,常與芒硝、厚樸、枳實等配伍。
2.清熱瀉火:大黃有較強的清熱瀉火作用,可用于治療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以及火邪上炎所致的目赤、咽喉腫痛、牙齦腫痛等癥。
3.涼血解毒:大黃能清熱涼血,解毒消癰,可用于治療熱毒瘡瘍、燒燙傷等。內(nèi)服外用均可,內(nèi)服常與金銀花、蒲公英、連翹等清熱解毒藥同用,外用則將大黃研末,以水或醋調(diào)敷患處。
4.逐瘀通經(jīng):大黃有較好的活血逐瘀通經(jīng)作用,可用于治療瘀血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阻腹痛、跌打損傷等癥。常與桃仁、紅花、當歸等活血化瘀藥同用。
5.利濕退黃:大黃能利濕退黃,可用于治療濕熱黃疸。常與茵陳、梔子等清熱利濕藥同用。
大黃的使用應根據(jù)具體病情和個體差異,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孕婦、哺乳期婦女及脾胃虛弱者應慎用。同時,大黃不宜長期大量使用,以免損傷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