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惡露一般會經歷三種顏色變化,即血性惡露、漿液惡露和白色惡露。
血性惡露因含大量血液得名,色鮮紅,量多,有時有小血塊,顯微鏡下可見多量紅細胞、壞死蛻膜及少量胎膜。這是產后胎盤附著處的蛻膜海綿層隨胎盤胎膜娩出,遺留的晚膜分為2層,表層發(fā)生變性、壞死、脫落,形成惡露的一部分,因含有大量血液,所以呈現(xiàn)紅色。血性惡露持續(xù)3到4日,過程中出血量逐漸減少,隨著漿液增加,轉變?yōu)闈{液惡露。
漿液惡露色淡紅,因含有多量漿液而得名。顯微鏡下可見較多壞死蛻膜組織、宮腔滲出液、宮頸黏液,少量紅細胞及白細胞,且有細菌。漿液惡露持續(xù)10日左右,漿液逐漸減少,白細胞增多,變?yōu)榘咨珢郝丁?/p>
白色惡露因含有大量白細胞且色澤較白而得名,質地黏稠。顯微鏡下可見大量白細胞、壞死蛻膜組織、表皮細胞及細菌等。白色惡露約持續(xù)3周。
產后應注意觀察惡露的顏色、量和氣味等情況。若惡露出現(xiàn)異常,如血性惡露持續(xù)時間延長、量增多,或伴有臭味等,可能提示子宮復舊不全、宮腔內殘留部分胎盤胎膜或合并感染等問題,需及時就醫(yī),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相應的檢查和處理。